
- 联系人:黄国富先生
- 手机:13901505556
- 传真:0519-83341119
- 信箱:czfb5556@126.com
-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镇常溧路288-8号
纺织·行业利好消息传来!
随着各省区市两会陆续闭幕,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传递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的积极信号。按照各地的部署,纺织行业将迎来哪些利好,捕捉到哪些发展机遇?
纺织特色优势产业大有作为
纺织行业作为实体经济和先进制造业升级的重点产业受到高度关注。多地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2022年及过去五年主要成就时,纺织产业的发展都可圈可点。
现代纺织服装产业突破万亿级的福建省,2022年新增400亿元纾困专项贷款,设立各50亿元额度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纺织鞋服产业纾困融资支持专项,惠及企业1.83万家。
2022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措施》,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合作共赢”,引导珠三角产业向粤东粤西粤北有序转移,加大用地用能、财政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珠三角地区国企、大型民企、商协会与粤东粤西粤北各市对接,清远承接广州纺织服装商圈产业取得积极成效,各市形成了一批实实在在的合作项目,探索共同富裕路径和模式迈出新步伐。
将现代轻工纺织列入“十强产业”的山东省,突出绿色低碳转型,“十强产业”集聚发展。落实“十强产业”行动计划,做实“链长制”,启动标志性产业链突破工程。滚动实施“万项技改、万企转型”,技改投资增长6%。
多个纺织产业集群优势突出的地区,在政府工作中更是对2022年纺织产业升级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
江苏省纺织行业发展成果丰硕。2022年,南通市参与的“苏锡通高端纺织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无锡市生物医药、高端纺织与兄弟城市联手获批国家新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
广东省汕头市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基地、产业总部大厦动工建设,成功举办首届中国·潮汕国际纺织服装博览会,被授予“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市”等3个国家级品牌,潮南区纺织印染中心被认定为省级特色产业园。
纺织列入先进制造业
“白名单”在各地的重点工作部署中,可以看到对纺织行业的高度重视。有序推进纺织产业向科技、时尚、绿色方向转型升级,成为今年乃至未来五年的重要任务。
2023年,福建省将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现代纺织服装等支柱产业提质增效。强化优先恢复和扩大消费,深化“三品”专项行动,持续开展纺织鞋服等行业“手拉手”活动,加强供需对接,促进“福建造”产品推广应用。
广东省树立制造业当家的鲜明导向。实施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开展“亩均”等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全面提升当家产业优势,大力推进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推动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广东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构建大招商工作格局,统筹推进内外资一体化全产业链招商,落实“制造业投资10条”“稳外资12条”和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办好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经贸合作招商会、海洋经济博览会、海丝博览会、中博会,重点招引根植性强、竞争力强的科技类制造类企业。
山东省扎实推进先进制造业强省行动。着力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加力提效。在推动高端化提升方面,深化“万项技改、万企转型”,一业一策推动钢铁、化工、有色、轻纺等行业改造提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提出,加快国家优质棉花棉纱基地和国家级棉花棉纱交易中心建设,推动棉花加工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推进棉纺织化纤产业一体化发展,着力补齐化纤、印染、服装、家纺、针织及设计等产业链供应链短板,拓展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空间。
多地提出纺织业新目标
面对新的一年,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各地重要工作内容。多地结合本地区实际,对于促进纺织行业发展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工作目标。
2023年,江苏省南通市充分发挥外贸拉动作用,全面落实稳外贸系列政策,支持出口企业保市场、抢订单、争份额,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徐州市则牢固树立大抓产业、重抓制造业导向,谋划构建“343”创新产业集群,其中包括高端纺织在内的三大特色创新产业集群,进一步明确布局定位和发力重点。徐州计划提档升级精品钢材、高端纺织等产业,力争产值突破1800亿元。
广东省汕头市纺织服装产业也将加快品牌化发展。汕头市要加快全球纺织品采购中心、智能化纺织工业产业园、展会展览中心、产业总部大厦等“四大工程”建设,办好第二届中国·潮汕国际纺织服装博览会及“潮品·中国行”等活动。
山东省淄博市提出,扶持文化创意等新业态发展,培育丝绸等5个手造产业集群,擦亮“山东手造·齐品淄博”品牌。河南郑州市也提出要支持服装等产业壮大规模,提升品牌价值。
全面实施“链长制”的四川省南充市提出,2023年,全市丝绸纺织服装产业规上产值突破310亿元。南充积极提升产业园区发展质效,启动建设仪陇丝绸印染产业园、蓬安鞋服产业园等专业园区,推动南充经开化工园区扩区发展,实施园区绿色化示范改造,新增国省级绿色园区、成渝合作示范园区和省级“5+1”重点特色园区3个。南充市提出,筹办中国西部丝绸博览会,依托丝纺服装产业园和航空港电子信息产业园,争创国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近年来,东西部、中西部产业协同发展不断走向深入,努力让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动能,2023年,还将利用重点项目和合作有效带动纺织等行业投资增长,促进纺织行业稳步发展。
多地发布政策支持外贸外资
推出外贸保稳提质行动、外资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行动,支持外贸企业抢订单拓市场,加大引进外资支持力度,加强重大外资项目服务保障……春节以来,不少地方对稳外贸稳外资作出一系列部署,推出针对性举措,力求在去年稳增长基础上提质促优。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各地纷纷靠前发力,将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力保“开门红”,也为全年外贸外资稳量提质打下基础。
2月1日18时,浙江省赴欧洲投资促进团从省商务厅出发,凌晨从上海浦东机场飞赴捷克,开启为期10天的双向投资促进之行,行程覆盖捷克、匈牙利、德国。这是浙江在春节后“走出去”招商的首个团组。此次团组主要由招商引资、对外经济联络的工作人员组成,他们将向欧洲外资企业宣传投资浙江的优势,如产业基础好、市场潜力大、交通物流便捷、人才集聚度高等,也将收集对外投资的信息和线索,为浙企进入欧洲发展提供更多参考。
不仅浙江,新春以来,多地都在迅速行动。1月30日,在主题为“以大抓产业项目招商为重点,打好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组合拳,不断开创广州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商务主题圆桌会上,各部门均表态将持续开展“暖企行动”,不折不扣落实扶企惠企政策,帮助企业争资金、争政策,一链一策、一企一策解决实际困难,让企业把“根”留在广州。
另外,上海、辽宁、江苏、广东等多地在近期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时,都将稳外贸稳外资作为重要目标,争取在2022年稳增长基础上持续提质促优。例如,1月29日上海发布的《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推出外贸保稳提质行动、外资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行动,并提出支持外贸企业抢订单拓市场;提升外汇套保、跨境人民币和外汇收支便利化等外贸金融服务支持,确保办理正常出口退税的平均时间在5个工作日内;研究鼓励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等举措。
快见效 企业信心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稳外贸稳外资举措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发展的信心。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聂平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这轮地方稳外贸稳外资政策举措既有连贯性,又有针对性,更加强化服务性。她列举,多地助力外贸企业开拓市场,优化国际市场布局,拓展贸易增量;对优质外资企业的引进和增资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升外贸外资企业的通关便利化;进一步完善重大外资项目工作专班机制,加强全流程跟踪服务和全方位要素保障等……这些都是针对当下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出台的及时举措。“政策的‘及时雨’无疑将让企业减负前行,谋求更大发展。”
政策举措的早谋划快落地有望为全年外贸外资再上台阶争取更多主动。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庞超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各地方纷纷靠前发力,积极性高、支持措施足,及时向社会传递出政策的力度温度,稳定企业预期,激发企业活力。
总体来看,这些部署将有助于继续稳固我国外贸外资发展基本盘,培育经贸发展新动能,拓展国际经济合作新增长点,为推动国内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贡献力量。“展望2023年,我国外贸外资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在提早安排靠前发力下,奋战‘开门红’的同时,也为全年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外资稳存量扩增量打牢基础,争取在稳增长基础上再上台阶。”
声明:本文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经核实后删除。